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1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266篇
电工技术   70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1422篇
化学工业   287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59篇
建筑科学   1756篇
矿业工程   44篇
能源动力   52篇
轻工业   917篇
水利工程   160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10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72篇
冶金工业   672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103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540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1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陆泓  王筱春  朱彤 《建筑师》2005,(3):56-61
笔者经过数年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研究分析中国傣族古城聚落地理,归纳傣族古城的指标体系,有如下结论:娜允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傣族历史文化古城。孟连宣抚司署是中国仅存的傣族古典礼制建筑。娜允是为世界提供历史悠久、已经消亡的华夏傣族土司文化最真实的特殊见证。娜允傣族建筑文化品类完整,文化脉络清晰,是傣族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向世界展示了娜允傣族社会近七百年的历史文化。所以具备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资质。应该积极保护娜允古城,使其成为世界了解傣族历史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92.
贺鼎  卢丽娜  王晶  张杰 《风景园林》2022,29(9):99-106
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国家对于大尺度线性遗产所在区域的保护工作日益重视,但对大尺度线性遗产所在的带状区域景观特征识别的研究尚属空白。以北京长城文化带为研究区域,基于景观特征评估(LCA)理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围绕长城防御、屯垦和军情3个历史功能,构建由长城边墙、城堡和烽火台组成的文化遗产要素识别框架,探索大尺度线性遗产区域景观特征识别的技术路径和实现手段。在对自然景观要素和文化遗产要素进行分类、融合的基础上形成31种景观特征类型,针对不同的景观特征类型进行关键特征识别,深入研究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的耦合关系及其形成机制,以期对中国的大尺度线性文化遗产区域总体评估和保护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3.
CBD作为一个城市功能区 ,由于其特殊的职能特征 ,在城市中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 ,这一区域的空间形态是影响整个城市整体风貌的重要因素 .从形式、功能、空间角度出发 ,来阐述CBD的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4.
尹航  张超  赵鸣 《风景园林》2020,27(2):110-115
胶东半岛凭借三面环海的地理区位,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金元时期,内丹派全真道于此创立,使该地山岳道家文化景观得以迅速发展。在半岛特殊的自然气象、资源、地貌条件影响下,山岳道家文化景观的营造呈现出"序列性"特征,且其物象与内丹修道理论密切相关,形成诸多"山地风景道"。通过田野调查、测绘、访谈,探讨该类"风景道"的环境基底特征和文化内涵,总结"风景道"的景观层次与要素组成,并对其空间特征与要素布局进行分析。研究发掘了胶东半岛山岳道家文化景观的潜在规律,为保护当地该类景观提供新的视角,亦可为其他地域该类景观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
Antenna arrays with diverse polarizations havesome inherent advantages over the conventional uni-formly polarized array,for instance,higher accuracyof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 mation,capabilityof resolving or separating signals based ontheir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DOAs[1-7].Thepresence of polarization diversity,complicates themeasurement model which introduces a relativelyhigher computational requirement[8,9].Moreover,many existing algorithms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96.
毕堡效应--一个建筑带动一个城市的复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窦强 《建筑创作》2003,(7):40-45
毕堡①是曾一度衰落的西班牙北部海岸的工业城市,如今却因为一座由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O·Gehry)设计的古根汉姆艺术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 Bilbao)而知名,并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更重要的是整个城市也由此而复兴,即"毕堡效应".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解析,并探究这些文化建筑在城市复兴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潜在的危险."毕堡效应"对于现今在中国城市大量涌现文化建筑的现象有着同样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7.
国外城市老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背景与趋势、反应措施及意图、运作模式 特点、实践经验等方面,分析并总结伯明翰、 新加坡、纽约这三个国外城市对面临衰退的 老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开发的做法与经验, 并对目前存在争论的主要焦点问题进行了探 讨,以对国内城市老城保护与开发的实践有 所借鉴。  相似文献   
98.
景观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景观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桐 《风景园林》2021,28(3):10-15
"景观"起源于地表形态研究,并作为地理学基本研究视野,经历了"区域特性""人地关系""文化史"等研究主旨的转换,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文化转向"。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景观的文化认知,需要以理解性方法解析其地方情感和意义维度,以获取"知觉知识"作为新的研究范式。而几乎同时,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空间转向"呼应了景观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法论需求。由此,在20世纪90年代诞生了景观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基于地理学景观研究主旨历史脉络梳理,进一步厘清现象学视角下"景观"的文化现象本质;并由景观"知觉认知"的研究主旨、范式需要,阐释"景观人类学"作为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范畴,以及未来其应用于景观研究实践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
颜胜强 《山西建筑》2006,32(2):37-38
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措施、存在问题、体系、总体战略、模式及保护规划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古城风貌。  相似文献   
100.
Rochex A  Godon JJ  Bernet N  Escudié R 《Water research》2008,42(20):4915-4922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shear stress on the composition of biofilm bacterial communities. For the first time, a Conical Couette-Taylor Reactor (CCTR) was used to develop biofilms at varying shear stresses (from 0.055 to 0.27 Pa) and provided a useful model for studying the effect of hydrodynamics on biofilms. The composition, diversity and dynamics of biofilm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analysed using the PCR-SSCP fingerprint method.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 a link between shear stres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High shear stresses decrease biofilm diversity and the analysis of biofilm community dynamics suggests that shear stress would slow down biofilm maturation and tend to maintain a young biofil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